时间记忆
<<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最新留言
 
搜 索
 
用户登录
 
我的相册
 
我的圈子
 
我的好友
 
友情连接
 


 
 
在慌张中生活
[ 2009-4-11 13:40:00 | By: 横利 ]
 

在慌张中生活

 

    清晨里醒来,我觉着慌张;在深夜里入睡,我觉着慌张;在行走的路上,我觉着慌张;在和他者的言谈之间,我觉着慌张……我这是怎么啦?已经好久了,慌张成为我灵魂中的主旋律了。我曾经赞叹过的欣慰过的那些安宁和镇定呢?哪里去了?哪里,去找回那种幸福呢。

    曾经以为一个人信仰了,也力所能及的实践了,那么他的心灵就安稳了,沉着了。那些属于心灵的快乐和感悟,是一种无法表述的美。但是,外界里的那些强势的潮流,文化,符号和压迫,谁能坚守住精神的纯洁和清白呢?都说“躲进小楼成一统”,但是,既然我无法超脱于尘世,那么,我的门外就有如此多的污染,机械,水泥路,高楼大厦,无动于衷的路人……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我无法张嘴高声的宣讲。按理说,作为伊斯兰教信徒的我,既然做了我的本分:礼拜,封斋,出天课,力所能及的施舍;我应该可以心满意足了才对。可是,我为什么还会如此的慌张呢?

    慌张的内心,让我洞察这个世界的虚无性:海啸,地震,交通事故,矿难,以及那一切正常和非正常的种种死亡。此世的脆弱和不确定性,使得个体陷入深重的无助和徒劳当中: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你的意义何在呢?你又该何去何从呢?作为相对的“力所能及”,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平衡我的灵魂的作用呢?

    谢赫对我说:如果我判断正确的话,你的感受不叫慌张;而是本来属于精神世界但由于来到这个尘世而处于隔居状态的单个灵魂的孤苦。

    隔居状态,什么和什么在隔居呢?是信仰和实践?不是吧,我信着,也实践着啊。是物质和精神吗?不,也不是吧,我对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都很满足啊。那么,是理想和现实吗?不,也不是,我自觉始终走在前行的路上啊。那么,到底是什么和什么在隔居着呢?难道正如谢赫所说的:单个灵魂的孤苦吗?作为单个的灵魂,我是游荡的,漂泊的,居无定所的,无家可归的……的确,灵魂需要家。那么灵魂的家究竟在哪里呢?照常理说,灵魂的家在信仰那里。但是,作为一般性的信仰和它的实践实在已经无法平息我内心的慌张或者说孤苦,那么,我灵魂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问谢赫。

    谢赫说:有人为求问这个问题的解决道路,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每天向主祈求打开那扇大门,得遇隐身于人间的贤哲;有人为求道不远万里去奔赴;有人在月夜里对月亮祈祷:“在黑暗里设置月亮照亮道路的主啊!赐予我内心之光征服自我黑暗欲念的媒介吧。”;有人则傍晚站在静静的江河湖海边:“主啊,你用水涤净了一切,求你恩赐我生命之水的机缘来洗涤我吧。”有人因焦虑过度而口舌生疮;更有人为求主接纳他孤苦的灵魂而广施财物;也有人在他人酣睡之时,流连于贤哲的墓地祈求真神看其情面准承自己的求真之祷……

    原来,信仰最宝贵的根底是在灵魂和真神间的水火交融!思神之所启(之真理),行神之所示(之道德):没有隔居了,没有疏离了,没有对立了,没有孤苦了……

    于是,我在慌张中祈求……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