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的阅读
八种东西对于另外八种东西是不会满足的:
对于观看,眼睛不会满足;
对于雨水,土地不会满足;
对于男人,女人不会满足;
对于知识,学者不会满足;
对于被讨要的东西,讨要者不会满足;
对于聚敛,贪婪者不会满足;
对于水,海洋不会满足;
对于柴薪,烈火不会满足。——伊斯兰使者:穆罕默德
《迷途指津》这本书已经买回来很久了,但是始终没有心境去研读;记得和它一起买回来的还有一本《四类英才》以及《卡布斯教诲录》等。书回来后,就一直放着,安静的让我惭愧;在一个喧嚣的几乎疯狂的城市中间,我的精神追求仿佛是逆水中行进的小舟,始终在后退。我感觉得到,却无力去挥动我那双羸弱的臂膀;但我深知:一种优良的阅读塑造人精神中的气质和正义感,或者起码能提升阅读者的品位和志趣。
记得以前少年时期,我在假期里欺瞒着父母生病来获取在家偷读我二哥从别人处借阅的《射雕英雄传》;那念头,我幼小的心灵正被电影《少林寺》的功夫诱惑,以至我一接触到射雕中的武侠世界,便一头栽了进去。偷读是一种愉悦的事件,那从射雕开始的武侠生涯,夹杂着对愉悦的体验,始终陪伴着我的成长。在那些幽黄的煤油灯下,在天刚放亮的晨曦中,在长满着青草的橘子树院里,在静穆教室老师狐疑的目光当中……我获得了自由的心智,以及宏观看待世界的视野,也在内心里对于浪迹天涯和游剑江湖有着亢奋的莫名的渴望。在小学的最后两年,以及整个初中时代,我几乎读完了金庸和梁羽生的所有已出版的作品。在我成长中最关键的岁月里,我学会了如何去辨析正义非正义的大是大非,也感染了义气和勇敢的江湖品性,也学会了鉴别凡人中小道小德的恩恩怨怨。可以那么说,对武侠世界的阅读和仰慕构成了最初的人生观:快意恩仇的人生。
直到后来,我上了高中我逐渐迷上了一些琼瑶阿姨(那时候我们叫她阿姨,今天她已经成了奶奶了)以及芩凯伦一类的书;高一那年,我几乎都在满纸荒唐泪的小说中度过的;结果让我在自卑中喜欢上了一个女孩,那个城里来的女同学竟然也被我的迷乱和张狂吸引,但是却由于我的生活由于过于贫穷的深深烙印烫伤了我对她的措辞,后来,我们就突兀的结束了;在经历了生命中真切的甜蜜梦想和无助忧伤后,我走进了《复活》,《茶花女》,《百年孤独》,〈牛虻〉的世界……我的知识在逐渐丰富起来,我的精神世界也逐渐充盈起来,可我的读书成绩却一落千丈。后来,在高二的下半学期,我退学了。我这样叙述,让人看来好象是说我的退学是“阅读”的责任,但是我知道我在自己有限的却充满渴望的阅读中获得是比升学更宝贵的东西,就是知识和心态。
当如今很多博士,硕士等在贫瘠的精神里享受着物质的成就时,我觉得自己的幸福;当大学里充斥着暴露和堕落着,我觉得自己的幸福;当大学生杀人,自杀屡屡的暴光于各大媒体和网络时,我觉得自己的幸福……毕竟,在这个道德沦为虚无物质成为崇拜物价值理性至上的时代里,还会有多少人在阅读着诸如〈迷途指津〉《四类英才》以及《卡布斯教诲录》一类的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