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八月夜
当天黑了的时候,灯就开始亮了起来
人们已经习惯了生命的种种庸俗
而在视线无法触及的力量之外,
电,始终是一种令人沮丧的物质
影子倒在路边,在没有温暖的光明中
死亡于是成为活着的合适藉口
——《夜晚》
这是我几年前的一首诗里所写的一节,那首诗的名字是《夜晚》;那也是个八月,在灯火通明的城市里,也在漆黑的夜空下,我是那么的寂寞。那时,我的寂寞中还带有些理想主义的情调,仿佛寂寞是因为着思想是因为着自身不合事宜的心境,后来,才知道寂寞也和青春一样不过是一朵自由生长过的花,盛开后就要败的,正如我《夜晚》中所描述的“在没有温暖的光明中,死亡于是成为活着的合适藉口”。
心境的改变里实际上也昭示着个体自身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回应。譬如作为一种意象的寂寞,在不同的时空里折射出相异的语境;在我曾经的寂寞里,我更多的是关注外部世界对我所造成的影响和干扰。我把外部做为一个敌对的可以战胜的对手去直面,我坚硬的回击着它的冷漠,它的残忍,它的堕落和血腥;所以,我试图寻找一种可以对应消解外部秩序甚至是文化的和平手段。后来,我便以信仰来对抗社会,我以为作为道德的信仰和作为秩序的信仰世界是可以改变整个时代的。但是,后来我逐渐发现信仰者的群体里一样充斥着太多的背叛,堕落,冷漠,功利和投机;于是,我变得很失望,我一度在失望中低头走路。路在哪里?
有人醉了,悄悄的接近巡逻的警察,说:“大爷,晚上好。”
警察没有回答,警察是一根孤立着的电线杆
那时,夜色里盛开了一些寂寞的花,
远离春天妩媚纯洁和幸福
哦,多么复杂的存在
“在心灵和物质之间,还有距离吗?”
这是一个丰姿绰约的妓女问她身边的嫖客的一个问题
嫖客奇怪的笑了,并且慷慨的多加了二百
——《夜晚》
这些年来,我一直忧伤的感觉到那条路是在寂寞的夜色里的。对我而言,寂寞是内在的,而夜色是外部的,这两者交织成我思想世界里的冲突和分歧。一种对于夜色的悲伤宿命死死的占据着我的心灵,让我沉默,让我寂寞,让我似乎若无其事的任由生命暗淡的流逝。
就在八月的热火中,大街上公开的上演着无数出动人的滑稽的吊诡的情节;就在夜幕的深处,虽然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灵魂负责着,但是却有更多的人醉了——在一个道德和秩序都败坏的温柔乡里。物质和精神,越来越荒唐的遥不可及;作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历史的事件,我们如何才能回答“在心灵和物质之间,还有距离吗?”。我只有奇怪的笑了:每个人都能达到他所想要的。难道这就是我能深切体验到的道理吗?在多少个光阴里,在多少个夜晚里,我躺在自己的思虑里不去想身外的世界,不去想天外的战火和硝烟,不去想难以企及的天堂和地狱;但是,路呢?
这是一条小巷,被风卷着
而在风的顶部,月亮升了起来
在洁白的月光下面,有一堆白色的金属轰隆隆着飞过
夜晚,是裹满苦难的秘密,神知道
可是,神啊,我们还能轻易的爱着你吗?
——《夜晚》
佛教里有那么一个故事,说某和尚修道,起初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10年后,他已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再过了10年,他依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20年,人才能在思想的境界里走一圈!同样似山似水的夜晚和寂寞,在我,有着何等巨大的变化呢?想起我在失望中低头走路的情境,仿佛是一场旧梦,又仿佛是一种错觉。路一直在脚下,是我低头中看到的;崎岖也好,坎坷也好,平坦也好……都是我的命运罢了,我知道在我走的每一步中蕴含着前一步的后劲;这就是生活,也必然要成为一段精神的思想史。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正如那个和尚的20年,正如这些年来我脚下的路,无不印证着某些真理或者他的断章。
这个世界唯一绝对的东西就是相对,此刻我就如同坐在一把相对的轮椅中,奋力的扯动轮椅的轮子。在苦难的前进中,我越来越多的反思着自己内在的精神和力量;这样的反思,或者需要20年,那时,或者我早已不在,或者那些反思的过程已经烟消云散。所以,我希望自己能这样一个喑哑的年代里公开我深沉的追问:神啊,我们还能轻易的爱着你吗?我知道这是一声寂寞的旷野呼喊,在这个八月夜里,在未来无数个的夜里,你或许能听到?